金秋十月的一天,我和友人一道游覽了酌江風景區的白龍洞。白龍洞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三陽鎮,是在約1億多年前,由于石灰巖地區雨水長期溶蝕而形成的地下溶洞,全長2118米。那典型的亞熱帶喀斯特地貌,蔚為壯觀,經過歲月的洗禮,成就了今天驚世駭俗的美麗。雖時隔多日,仍有一種不舍的情愫縈繞心頭,揮之不去。
我們一行五人隨導游沿山路拾級而
下,剛入洞口,一股涼氣沁人心脾,把“秋老虎”的熱浪擋在了洞外,使人頓感神清氣爽。再往里走,只見一尊酷似觀音菩薩的石像正雙手合十慈祥地注視著我們,我在觀音為游人預備的白如玉石的洗手盆里洗了洗手。霎時,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使得游覽增添了幾分虔誠。進入洞內,一片漆黑,只有彩色的燈光通過透明的沉積巖折射出五彩的顏色,映照出洞中萬種風情:懸崖陡峭的兩壁坎坷嶙峋,蜿蜒曲折的溪流隨溶洞千回百轉,高闊的洞天,庭廊相連,神秘莫測。巖縫中時有清泉涌出,溪水在五色光里如彩帶飄揚,纏繞洞中,潺潺的流水聲和著我們的呼吸打破了這千萬年的寂靜。魚兒在清澈見底的溪水中游動,早已習慣于這終年不見天日的溪水中嬉戲,對于游人的擾動顯得那么從容。
在這里,四季恒溫18℃,沒有晝夜交替,也沒有四季輪回,沒有花開 花落,也就沒
有了時間的概念。我們仿佛穿越了億萬年的時空隧道,盡情地領略著大自然創造的美麗和神奇。這時,有人大聲地發出“吼、吼、吼”的聲音,洞內沒有回音,因為在洞內有三個離地面約二三十米高的天窗。從洞中抬頭仰望天窗,竟驚奇地發現,洞前的天窗像一條在蒼穹中騰飛的狼,洞尾的天窗則像一只警惕的貓掛在了天上,一前一后,相隔千米,遙相呼應,忠實地守護著白龍洞。有了天窗,洞內便有了回流的空氣,也就有了充足的氧氣,人在洞中備感舒適。外面的風吹不進來,也不會把種子帶進洞,所以洞中寸草不生,但并非不毛之地。像戈壁一樣的石幔上開滿石花、石筍、石葡萄、石芽,用手摸去,冰涼透心,粗糙中透著光滑,它們便有了獨特的魅力,成了別樣的風景!叭珠L相,七分想象”,只要你插上想象的翅膀,給各種造型編出美麗的神話,它就會在你眼前栩栩如生、鮮活靈動起來,因為有了這些神話,白龍洞便具有了生命。給我印象最深的要數一對雌雄鐘乳石,一個拼命往上長,一個極力往下生,只隔厘米之遙,卻需千年才能相接。依照鐘乳石的生長速度,短短二三厘米,“百年好合”還得年深月久才能相擁,咫尺天涯,我真有種說不出來的 傷感,“千年等一回”,也許,美麗就歸隱于此吧。
我們走進一個連環拱廊,穿過古剎“千年鐘”,在其左側,隔一泓清水,是一片被殘蝕的昂揚的石林,在色彩斑斕的光環里,露出痕跡斑駁的身影,像一群從亙古中走來的勇士煙塵滿面地佇立著,接受現代人的檢閱。我們繞過溪流,彎腰低眉過了“屈尊洞”,便來到了舉世無雙的鎮洞之寶——“熊貓寶殿”。大氣磅礴的“熊貓寶殿”高26米,可容納千人,洞壁一圈一圈呈漩渦狀向上盤旋直至頂端,像歷史的年輪刻在了上面,一只可愛的大熊貓就端坐其中,呼之欲出,有鼻子有眼、黑白相間的毛絨絨似的。大熊貓眨巴著黑油油的眼睛,調皮地看著我們,我很想上去和它親近,但26米高的距離,使我望而卻步,只好作罷。
再往前行,一會兒,路突然沒有了,只見一條寬約四五米的地下河橫在前方,這便是美麗的“洞中三峽”。于是,我們坐上了小船,導游劃著槳,船在黑黝黝的峽谷中穿行,只有導游打著的手電筒發出一絲微弱的光亮。我連大氣也不敢出,生怕喘氣的片刻,氣流干擾了船的平衡,船就顛覆了;我發現,“顛覆”這個詞是多么的準,只要“顛”,就會“覆”。要知道,河水深九米,最深的地方可達十幾米,我能不怕嗎?當船穩穩地停下時,我急切地上了岸,一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來。走出洞口,拾級而上,迎著撲面而來的陽光,我有種好像剛剛從“海未枯而石已爛”的地方走出來。我大口地呼吸著帶有陽光氣味的空氣,結束了這次難忘的洞中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