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份以來,南京地區陸續發生食用小龍蝦中毒的病例。截至今天中午,全市共收治與食用小龍蝦相關橫紋肌溶解綜合癥的病例共有23人。經過初步流行病調查,23人的就餐地點高度分散,其中15名患者分布在8個家庭(就餐點),另有8人分別在4個餐館食用了小龍蝦。
南京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副局長華文說,這23名患者均有全身肌肉酸痛癥狀,并伴有肌酸激酶、肌紅蛋白明顯增高。臨床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綜合癥。經治療,目前已有22人治愈出院,還有1人仍然住院治療,目前病情穩定。
“龍蝦門”事件發生后,南京市衛生部門在積極治療的同時,展開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中國國家衛生部也派專家組赴當地一同開展現場調查和樣品采集等工作。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吳永寧表示,經過專家組依據初步的流行病學調查、臨床和實驗室檢測結果及臨床會診意見,綜合分析認為與國際上時有報道的Haff病基本一致。
Haff病在波羅的海地區、地中海地區、美國、巴西和中國北京均有過報道,多由食用水牛魚、銀鯧魚或小龍蝦等水產品引起,懷疑是含有某種生物毒素所致。
吳永寧說,南京發現的食用小龍蝦相關的橫紋肌溶解綜合癥患者,具有與Haff相似的流行病學特征和臨床表現,初步認為屬于Haff病。專家同時提出建議,在食用小龍蝦地區開展主動監測,進一步探索確切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