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太陽和太陽風層探測器遠紫外成像儀2006年12月13日拍攝的畫面顯示了太陽耀斑爆發的情景。
2012世界末日?專家:“末日說”無根據
專家“末日說”無根據,應加強太陽觀測
美國電影《2012》演繹的瑪雅人的“末日說”,一度給人們帶來無數猜測和爭論 。今年以來,世界各地相繼出現的極端天氣,使“2012”這一敏感的數字變得愈加撲朔迷離。一種微妙的“末日心態”甚至給人們正常的社會和生活秩序帶來了干擾!2012”真的會應了瑪雅人古老的預言?究竟什么樣的力量在掌控著地球的命運?帶著一個個疑問,《經濟參考報》記者走訪了兩位國家天文臺權威人士———原來,影響地球的神秘力量來自人類的鄰居———太陽。
“沒有什么比太陽活動對人類的生存環境影響更大”
“在所有的天體活動中,沒有比太陽活動對人類的生存環境影響更大的了,”國家天文臺研究員、科技部973基礎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汪景琇開門見山地說道,“最直觀的影響就是晝夜的溫差和四季的更替。而樹木年輪、海底沉積、極地冰層也都能夠反映太陽活動變化。”
汪景琇表示,太陽有時會活動異常,有時也比較平靜穩定。極小的太陽活動也對地球環境有一定的影響,比如17世紀中葉到18世紀中葉這一百年左右有一段被稱為“蒙德爾極小期”的時期,那期間太陽上幾乎沒有黑子———地球正處于一段小冰期。他介紹,2007年底到2009年也是太陽活動的平靜期。目前地球氣候的異常正是出現在那段太陽活動異常期之后。“當然,太陽活動對地球環境的影響并不是單純的因果關系。這其中包括很復雜的物理過程!彼f。但太陽活動周期的異常平靜未必一定會造成地球的冰河期,只是從歷史的記載看來,曾經出現的太陽活動異常平靜期多為地球上偏冷的時期。
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國家天文臺太陽活動預報中心負責人王華寧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長期以來,人類一直關注太陽黑子數量的變化。我國有世界上最早的太陽黑子觀測記錄。1611年伽利略使用望遠鏡觀測太陽黑子后,人類逐步開始了系統觀測記錄。通過觀測太陽黑子數量的變化,人們得出一個反映太陽活動變化的曲線。1843年,一位德國的藥劑師第一次提出,太陽活動周期是11.2年,至今,人類測得的太陽活動周期依然是11.2年,即太陽活動周期的平均值。到目前為止,人類較為完整記錄太陽黑子數量變化已經積累了23個周期。
太陽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天體,決定著太陽系整體環境。而太陽系整體環境的變化一定會影響到地球周圍空間和內部物質的變化,這是影響地球的“天文因素”。在這樣的大環境影響下,地球如何適應是重要的研究課題。王華寧認為,旱澇災害火山地震等現象的形成與出現,均屬地球應對外界變化的反應!斑@就是為什么地震活動和旱澇災害等現象都有周期性的緣故。太陽上出現變化,包括地球在內的行星都會有相應的變化。但其中有怎樣的關聯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所以人類還無法準確預測到災害性現象的出現,尤其很難準確預報某一個區域災害發生的時間和強度!
目前,距上一個太陽黑子活動高峰期又過了八年多。王華寧表示,根據觀測,去年年底太陽黑子又開始出現較為活躍的跡象。“目前的太陽黑子活動處于剛剛結束低谷開始上升階段,并大有可能在未來一年的時間內活躍程度加速上升。預計在2012到2013年間達到這次太陽周期的活動峰值!彼f。
那么,太陽究竟要為地球所遭受的災難承擔多大的責任呢?1998年的洪澇災害是否因太陽黑子作祟?今年的反常氣象又是否預示了太陽新一輪的蘇醒?對此,汪景琇說:“人類觀測太陽的歷史不過400年,而太陽穩定以來已有約46億年的歷史。所以,人類對太陽的認識是不完全的。我們不知道究竟現在觀測到的活動是規律的?還是蒙德爾時期的活動是正常的?太陽活動的高低和極端天氣的關聯性到底有多大現在很難說清。但是,太陽對地球一定有長期性的宏觀上的影響。目前已有研究顯示,雖然中小地震與太陽無關,但八級以上地震與太陽可能存在較弱關系。我們現在意識到,需要觀測和研究太陽的長期行為。”
“太陽風暴對現代人類的高科技生活有影響”
太陽上出現黑子是太陽活動的重要標志,但不是劇烈的太陽活動。劇烈的太陽活動是指太陽上的爆發現象,如太陽耀斑、日珥爆發、日冕物質拋射等等。這些能夠對地球空間產生影響的太陽爆發通俗地稱為太陽風暴。太陽爆發產生的電磁波輻射和高能帶電粒子流,如果沖擊地球的磁層、電離層和大氣層,就會引起地球空間環境急劇變化。對地球上的航天、通訊和電力等高技術系統產生更直接的干擾,引發高技術系統故障,造成災害事件———衛星失控、衛星載荷受損、導航系統產生嚴重偏差、短波通訊中斷等。
據介紹,每一個太陽活動周期中都會出現一些非常典型的事件。強太陽風暴會對地球空間環境產生較大影響。航天器故障有40%是由太陽活動造成的,包括完全失效和不知道衛星飛哪兒去了。每次大的太陽活動都引發一些事故。
太陽爆發過程中會向周圍空間輸出三種影響,第一,電磁輻射,尤其是X -射線到紫外波段的輻射和無線電波段的輻射。從太陽到地球電磁輻射僅需要八分鐘左右。它直接影響地球向日面的大氣層和電離層,對短波通訊造成嚴重干擾;第二,高能粒子。太陽爆發能夠使大量帶電粒子以極高的速度沖向周圍空間。其中速度最快的粒子,從太陽 到 地 球 只 需 要 二 十 幾 分 鐘 的 時間。這種高能粒子對衛星、宇航員具有極大危險性。第三,日冕物質拋射。從太陽處拋射伴隨有磁場的等離子體,速度在每小時數百公里至數千公里之間,大約幾十個小時即可到達地球。每次日冕拋射的物質可達上百億噸(并非全部傾瀉到地球)。這樣的日冕物質拋射在太陽活動峰年每天都會發生三到五次,活動低年則可能三至五天出現一次。每個太陽活動周期內發生的總數超過一萬次。日冕拋射的物質如果沖向地球,會引起地球強烈的磁場變化,這就是所謂的“磁暴”。
“磁暴對當代社會影響很大。超強太陽風暴可以使許多天基和地基高技術設施癱瘓甚至毀壞,如人造衛星隕落、衛星載荷報廢、通訊中斷、電網崩潰等等!
歷史記載的最強烈的一次太陽風暴發生于1859年,當時發報機已被各國廣泛使用。那場磁暴致使電報紙燃燒起來,甚至導致發報員觸電。1989年3月發生的一次磁暴,盡管在強度上僅為1859年磁暴的1/4左右,卻引發了加拿大魁北克電網的全部癱瘓。王華寧表示:“磁場劇烈變化會導致感應電流,致使電氣設備燒毀和電網崩潰。如果1859年的那場磁暴發生在今天,損失將會非常巨大!
實際上,每個太陽活動周期間都會發生七八十來個強太陽風暴,只不過多數沒有直接撞擊到地球而已。如果沖著地球來,一次小的爆發也足以對地球造成極大危害。王華寧表示:“雖然超強太陽風暴很罕見,可一旦發生對現代社會帶來的災害十分巨大?偠灾,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依賴高技術系統的東西越多,太陽風暴通過影響高技術系統影響人類社會的機會越大,這值得警惕,也是我們現在搞空間天氣監測和預測的一個重要依據!
做好太陽爆發活動預報離不開空間太陽觀測。地面上觀測太陽受到日夜交替和地球大氣的嚴重影響,只有在空間才能連續不斷地在多個波段清晰監測太陽。我國太陽物理工作者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空間太陽望遠鏡計劃。10多年來,我國與空間太陽望遠鏡相關的關鍵技術日臻成熟,已經具備自主研制太陽觀測衛星的能力。
南京紫金山天文臺副臺長甘為群研究員早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預測中長期太陽風暴以及太陽風暴的強度等,還是個世界性的難題。但是,通過天文觀測手段已經能夠實現提前三到七天預警。汪景琇認為,“如果我們能夠有效探測,人類就可以采取一些預防措施,比如讓衛星休眠等,從而避免更多損失!
“末日之說”不可信“末日心態”應杜絕
《2012》作為一部電影作品從帶來的轟動效應來說無疑是成功的,然而留給人們的各式各樣的恐慌讓人啼笑皆非。除了廣為流傳的“世界末日”版本,人們的擔心更是變得千奇百怪。記者在網上不少論壇都看到,有人在誠惶誠恐地問“太陽黑子真的進入了活躍期嗎?那么明年出生的孩子會受影響嗎?”;而比較頻繁出現的地震、火山噴發等災害,也讓人們心神不寧,甚至謠言四起。由“末日心態”引發的恐慌給一部分人的生活帶來困擾。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周建勛曾對媒體表示,災難的預言大都出現在一些真實的災難發生之后,從心理學角度講,是公眾應對社會生活的一種應激反應,是他們在特殊的社會狀況下,不安情緒的流露和宣泄,是希望引起別人重視的一種表達方式。至于盡管謠言漏洞百出卻依然被一些人認真傳播,則是由于人們對自然界、尤其是對科普知識了解太少。他認為,媒體和專家以及權威部門應該承擔起辟謠的職責,通過權威渠道和專家理性的解讀,消除人們的恐懼心理,認清事情的真相。汪景琇則表示:“關于太陽風暴對人類心理疾病、心理狀態和一些疾病的影響,這類牽強的統計在歷史上有很多,我個人覺得都是無稽之談。”他說,“更不用說太陽黑子的活躍會引發世界末日這樣無端的猜測了!
王華寧也認為,《2012》這部電影只是借用一個古老的預言來警醒人們重視環境保護!半m然太陽活動與地球的變化有脫不開的關系,但人類活動也是致使環境惡化的原因之一!彼補充說,目前三種天文因素可能危害到地球的安危,值得人們關注。一是太陽活動的超強爆發;二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第三就是離太陽系近的超新星爆發。上海天文臺天體物理研究室研究員陳力早前曾公開表示,近期天文學家僅發現有一顆小行星對地球存在潛在威脅,到2042年,這顆小行星距離地球僅三萬多公里,將與地球“擦肩而過”。此外,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已經可以發射空間飛船到數億公里外的太空中,因此,找到消除威脅的方法也不再是空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