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自幼生活于煤城,長年累月都見到黑黝黝的煤炭,故此,我喜歡黑色,認為黑色是對一切顏色的否定,黑色能蓋過一切顏色和壓倒一切顏色,具有一種霸氣。新中國成立后,我入學讀書,那時的小學生使用毛筆,黑的墨色成為我書寫漢字的肇始。隨著識字多了,寫字多了,我漸漸悟出祖先創造點、橫、豎、撇、捺所構成線條美的漢字,表明中國人是崇尚美的民族,認為線條是美的一種表現形態,而漢字正是中國人認識世界的一種記錄,于是采用線條的美來予以表現?梢赃@么說,因為中國人心靈中流動線條,從心靈中流出的文字也就有了線條的流動,漢字是中國人心韻的流動。在世界所有的文字中,中國的漢字形成一種書法藝術,書法也就成為中國藝術的精粹。
我每次來到安源路礦工人紀念館參觀,每次看到留下的上個世紀初期安源礦區的珍貴照片、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初期安源工人開展革命活動的珍貴照片,都會為之感嘆。那時攝影在中國還是—件并不普通的新奇的事,而在安源卻出現用鏡頭錄下礦區的風貌,錄下工人運動的風采,由此可見伴隨安源煤礦的大舉開發,安源成為中國最早升起近代文明之光的地區之一,攝影的出現既是見證的一個投影。
寫了上面的兩段文字后,引出我最近讀到的萍礦職工書法、攝影作品集《礦工心畫》 。這是一本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紀念萍鄉礦業集團公司建礦111周年而精心策劃、精美的獻禮書。品讀書中的每一幅書法、攝影作品,我很贊同從萍礦走出去的知名軍旅書法家劉洪彪先生在該書《序言》中所表達的見解,他認為萍礦孕育的“一批礦區文人、煤鄉墨客,使得這座江南煤城歷久彌新,青春長駐,文化品位與日俱升,精神世界豐富多彩”。他認為“這些寫寫、畫畫、照相的崇文愛美之人,”“他們讓煤礦有聲有色,有模有樣,有血有肉,有情有意。”我以為,這本萍礦職工書法、攝影作品集《礦工心畫》 ,不僅是萍礦人以筆墨鏡頭寫心跡的生動展示,更是深厚的流播百余年的萍礦企業文化的生動展示。品讀書中的每一幅書法作品,使我想起標示在安源礦井入口處那閃耀百余年光輝的三個大字:總平巷;品讀書中的每一幅攝影作品,使我想起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中保存的珍貴歷史照片,這一切既有歷史的傳承,又有現實的對接,一脈相襲,綿延不斷,生生不息,代有才人。
品讀《礦工心畫》中的行書、草書、隸書、篆書、楷書,那滿紙煙云,使我聯想到礦山蒸騰的嵐氣,那筆走龍蛇,使我聯想到礦山的滔滔煤浪,那鐵畫銀鉤,使我聯想到礦山井架支柱。由此,我的行文又回到此文開頭所說的墨之黑色。劉洪彪先生在《序言》中說:“我生長在這矸山煤海間,黑色便成了我眼前的主色調、心中的主旋律!斓匦S’,玄者,黑色也,黑色用世界諸色之總和,是深奧而永恒的。常年置身于黑色境地的人們,內心會變得沉實、厚重、豐富和穩靜!彼J為“故鄉的文朋墨友同樣有這種煤礦的黑色情緒和潛意識依戀”。我以為,萍礦人的書法,確實因此多了一份黑色的亮麗,黑色出彩,將煤之黑色與墨之黑色聯系起來,解讀萍礦人的書法更能悟出其中的內蘊與風骨,那黑色中流動萍礦人的精、氣、神,流動萍礦人的情、思、智。
品讀《礦工心畫》中的一幅幅攝影作品,我特別欣賞為礦工寫照的畫面,礦工的形象寫活了,寫真了,寫實了。這些采擷太陽石的漢子,具有雕塑感的偉岸與挺拔,臉上泛動的黑色構成畫面的主色調,透出一種既豐富又簡樸,既堅毅又平實、既大氣又沉穩的韻致。那些反映井下作業面的畫面,黑的底色與礦工頭上白熾燈光,黑白對比,黑白交融,黑白亮彩,我以為這是一種至純的大美。就連表現礦工愛情的畫面也別具韻味:井口的礦車道邊,地上擱置一頂礦帽,正中一條礦工褲下一雙雨鞋,緊貼著一雙裸露的女人腳和一雙紅高跟皮鞋,黑與紅的相映閃耀生命的亮色,情的亮色,從中可以品讀出一對情侶相擁相親的浪漫與甜蜜。當然,萍礦人的視野是開闊的,他們用鏡頭捕捉礦區以外的世界,那邊寨的、鄉村的、山野的、海邊的、湖畔的、舞臺的畫面,一切的美盡收鏡頭,一切的生動盡顯鏡頭,鏡頭中既有美的生動展示,又有詩的悠長韻味,詩畫相融,意境雋永。
品讀《礦工心畫》,我琢磨一個命題:藝術講求個性。個性是藝術的生命力所在,缺乏個性的藝術那是蒼白的、單調的、平庸的,也就因為缺乏特色而難以立起來。我觀《礦工心畫》的書法、攝影作品,難能可貴的是體現了萍礦人的藝術個性。因此,我誠摯地祝賀《礦工心畫》的出版問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