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四萬億政府投資“保增長”的背景下,要花錢刺激消費、刺激經濟,當地政府面臨著多重選擇。補貼坐飛機,既無效率,也不公道。公務員群體屬于收入最為穩定的中高收入群體,政府自行決定補貼公務員,并不能釋放出有效的消費。
河南洛陽市近日決定,將實施一項補貼政策,以鼓勵各縣、市、區公務員、駐洛單位人員往返北京時乘坐洛陽航班。政府實施這一政策的意圖是“為了航空業的健康發展”。然而,如此發展的航空業、出臺如此政策的政府財政,真的“健康”嗎?
地方政府采取某些措施發展航空運輸業,沒有錯。畢竟,政府投資興建了機場,總不能眼看著它虧損下去。這種虧損也是公共損失。然而,地方政府為此可以采取的措施,卻并不是毫無限制的。從倫理學上,目的不能自動地證明手段的正當性,如果行動的主體是政府,更是如此。政府從事任何事情,目的必須是合法的、正當的,手段也同樣必須是合法的、正當的。
洛陽市拿公共財政補貼公務員乘坐飛機,是否正當值得商榷。公務員出差,應當乘坐什么標準的交通工具,相關部門是有明確規定的。對地方政府來說,這就是法律,是財政性法律,應當始終如一地遵守這些法律。凡是超出這些規定的支出都屬于違法、違規,不論其基于何種目的,都不能改變其違法、違規的性質。
在目前四萬億政府投資“保增長”的背景下,補貼坐飛機,這筆錢似乎花得理直氣壯。因為,現在,刺激本地航空業發展也屬于“保增長”的范疇,而事實上,還有地方政府官員有類似想法,并出臺了刺激公務員消費的種種措施,其中包括給公務員加薪。據說,這些措施能夠增加內需,能夠促進經濟增長。
不錯,這些措施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收到這樣的效果,只要把錢花出去,總是能夠程度不等地增加社會的消費支出。但是,必須花錢是一回事,政府怎么花錢,把錢花到誰身上,卻是另一回事。對于地方政府來說,最重要的問題依然是:用什么樣的程序安排新增支出,把這些新增支出用到哪些方面,用到誰身上。
簡單地說,要花錢刺激消費、刺激經濟,當地政府面臨著多重選擇:是把錢花在物上,還是花在人身上,即究竟是用于投資,還是用于增加消費;如果是往人身上花,是花到公務員身上,還是花到民眾身上;在民眾中間,是花在中高收入群體身上,還是花在中低收入群體身上?這一點將決定,政府的錢是用于刺激直接消費,比如購買房屋,還是為消費創造條件,比如增加醫療、失業保障?
所有這些選項的權衡取舍,既涉及公平問題,也涉及效率問題,更涉及政府角色的自我定位問題。這幾個目的有時可能沖突,但在經濟不振時,卻是可以兼容的:把錢花在收入最低的群體身上,給他們提供基本保障,有助于實現公平;從經濟角度看,政府補貼他們的錢立刻可以轉化為消費,從而帶動經濟增長,也是有效率的。政府這樣做,也會獲得民眾的廣泛支持,并創造出共度時艱的社會氛圍。
相反,當地政府補貼公務員,既無效率,也不公道。公務員群體屬于收入最為穩定的中高收入群體,政府自行決定補貼公務員,并不能釋放出有效的消費。更不要說,超越財政規定,自己補貼自己,有濫用權力之嫌,會讓社會內部的嫌隙趨向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