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時間沒有讀書,心里便覺得空落落的,做什么事情都難以集中精神——遇著喜歡的事,總覺得欠了幾分味道;遇著悲傷的事,更是覺得愁云慘淡、苦不堪言。這種感覺,就好像許多言情小說里經常會出現的劇情所描述的那樣: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年喜歡上隔壁班的一個女生,下課后、放學后總是假裝不經意地經過人家的教室,站在窗口偷偷地看她,然而費了許多心思卻發現姑娘根本沒來,心里不免有幾分失落。 這樣的日子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甚是難熬。上個周末適逢雨天,陰雨連綿,下個不停,讓人沒有了外出秋游的閑心,于是我便躲進書房里,拉開了簾子,讓屋外的光亮能夠透進來,而我則借著這光亮清了清桌子、架子上的灰塵,將書從架子上取下來閱讀。此時,屋外的雨下得不小,將瓦片和玻璃窗敲得叮叮當當響,但這于我并沒有什么干系,有書在手,我自是樂得“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 細想來,我大概已經有一年多時間沒有買書了,所以書架上的那些書只能算是舊書。這些舊書中,有魯郭茅巴老曹的經典文藝作品,也有不知名的小作家寫的書,有四書五經八股文章,也有明清小說唐宋傳奇。這其中,有許多書是讀了又讀的,紙張都被摩挲薄了,但也有許多書買來之后只是囫圇看過幾頁,只知個大概內容,還有一些,甚至連翻都沒有翻過,買的時候覺得可堪一讀,買完之后就束之高閣了。而我每一次到書房,如同逛書店一般,總能找到幾本自己想看的,和幾本先前覺得不過爾爾如今覺得饒有趣味的。 這里或有一比,再見舊書,像是闊別已久的老友重逢,半是親近半是生疏。于讀者而言,這書既是一個陌生客人,又是一個知己朋友。 而讀書還有一樣好處,就是“溫故而知新”。雖是舊書,卻總能讀出新味來,仿佛一鍋湯,在不同的季節煮味道便會有所區別。隨著人的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有些東西是會改變的,同樣一段故事,在我們年少懵懂的時候讀來可能覺得好笑,但當我們長大了,經歷了人世間的種種,它又有了另一番味道。譬如我讀魯迅先生的《祝!繁闶侨绱,學生時代領悟有限,只覺得祥林嫂很可憐,魯四老爺一家很刻薄,如今重讀,發現魯鎮之人的涼薄和將別人經歷的痛苦作為自己談資的劣根性才是最可恨的。當然,其余的感悟還有許多。 正如往事歷久彌新,美酒越醇越香,重讀舊書的意義在于當書中文字在現實中有了印證之后,那些文字就會變得鮮活起來,像人一般直立行走甚至奔跑。書中人物的形象,自然也就變得更加飽滿,令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