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司長許昆林19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透露,國家發改委已明確提出第四季度要把促投資穩增長放在各項工作的首要位置,發改委將從十方面著手,打好投資“組合拳”。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10.3%,同比回落5.8個百分點,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別下降了3.2、1.1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8.3%,同比回落5.5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2.6%,同比回落9.9個百分點;投資到位資金增長6.8%,比投資增速低5.6個百分點。 許昆林指出,總體上看,中國投資增速持續下降、下行壓力較大。但同時也要看到,投資結構調整等積極因素也在不斷累積。 一是基礎設施投資貢獻率進一步上升。1-9月,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8.1%,對整體投資的貢獻率達29%,比去年同期上升7.1個百分點,起到了“穩定器”的關鍵作用。 二是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小幅回升。5、6、7、8、9月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累計增速分別為0.5%、1.6%、2.4%、2.7%、2.8%,連續5個月回升。 三是制造業轉型升級逐步深入。9月,高技術制造業PMI為55.6%,比上月上升3.4個百分點,為今年以來的新高。其中醫藥制造和計算機通信等行業PMI處在較高水平。 四是商品房銷售有所回暖。1-9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分別增長7.5%、15.3%,增速同比提高16.1、24.2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有所回暖將對房地產開發投資產生積極作用。 許昆林介紹說,今年以來,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國家發展改革委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把促投資穩增長作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著力推進各項重大舉措,主要包括迅速投放專項建設基金,按月調度加快推進11大類重大工程包建設,加快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加強政銀企社合作對接,降低企業債券發行門檻,大力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調整和完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向縱深發展,加快建設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多措并舉形成穩增長的政策合力。 許昆林表示,未來國家發改委將從十個方面繼續打好投資組合拳: 一是充分發揮專項建設基金的帶動作用,要求各地嚴格按照時限完成第三批申報。 二是加快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執行進度,切實加強督促督導,加快開工建設進度,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三是高度重視并認真做好重點項目調度工作,協調解決征地拆遷難等具體問題,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四是加快編制三年滾動投資計劃,加大項目儲備力度,切實加快項目前期工作。 五是加快推進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建設,確保年底前實現全國“縱向貫通”,切實提高項目審核效率。 六是加大清理中央預算內投資沉淀資金力度,及時調整用于經濟社會發展亟需、有資金缺口的重大項目建設。 七是按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原則,提早啟動明年的中央預算內投資工作,支持三大戰略、新型城鎮化和“十三五”規劃重大項目等建設。 八是大力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通過探索建立合理盈利模式、建立完善項目庫、加強推介宣傳,切實促進項目落地實施。 九是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有序、積極、穩妥推進取消下放投資審批權限工作,明確辦理環節時限和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 十是組織15個督導組,對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和專項建設基金執行情況,以及其他促投資穩增長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開展全國督導。 值得注意的是,近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會同有關方面推進重大工程包建設和專項債券工作,社會各界十分關注,有些聲音認為,這些舉措可能不利于促改革調結構。 對此許昆林表示,推進重大工程包建設和專項債券工作,是促投資穩增長的兩項重要舉措,有利于促改革、調結構,不會、也不存在阻礙改革和結構調整的問題。 國家發展改革委在會同有關部門選擇國家重大工程時,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則:第一,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全局性、基礎性、戰略性意義,有利于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第二,有利于調結構、補短板,加強薄弱環節建設,增加公共服務產品供給;第三,符合“十二五”、“十三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要求,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第四,具備一定工作基礎,通過加大工作力度能夠盡快推進。因此,加快推進重大工程建設,定向精準促進投資增長,有利于充分發揮投資穩增長的關鍵作用;有利于增加公共服務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調結構、補短板、惠民生;有利于形成新的增長點,增強經濟發展后勁。 他透露,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會同有關方面,抓緊推進發行專項債券、投放專項建設基金工作,支持看得準、有回報、不新增過剩產能、不產生重復建設、不產生擠出效應的重點領域項目建設。專項建設基金由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分別依法設立,主要支持棚戶區改造、重大水利工程、鐵路、機場、農網改造、城鎮配電網建設、城市軌道交通、地下綜合管廊、城市停車場以及增強制造業核心力等項目建設。專項建設基金按照市場化原則運作,采取項目資本金投入、股權投資等方式,保證本金能夠收回并有合理回報,在項目篩選上嚴防那些可能產生過剩產能和重復建設的項目,確保形成合理有效投資,以有利于調結構、補短板、惠民生、強基礎。 許昆林強調,發行專項債券、投放專項建設基金,多渠道解決項目資本金不足,是投融資機制的重大創新,能夠迅速帶動銀行貸款,撬動社會投資,發揮“四兩撥千斤”作用,切實擴大有效投資,無論是對于當前促投資、穩增長,還是對于長遠打基礎、增后勁,都具有關鍵作用和重要意義。從專項建設基金投放情況看,對補充項目資本金、增強地方投資能力起到了雪中送炭的關鍵作用,受到了地方政府和項目單位的歡迎,極大地調動了投資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