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臨時工人的身份,他心懷危機,一步也不敢落后;面對一個個生產難題,他勇于承擔,善于帶隊,將每一次挑戰化作前進的動力;面對工程質量和安全,他穩扎穩打,步步為營。
這就是李德剛,一個善于挑戰、不斷向前的勞動模范,一個樸素 平和、身先士卒的優秀共產黨員。
實現身份轉換
李德剛是萍礦集團公司高坑煤礦采掘二區的一名班長。他身 材不高,還算壯實,不善言談;對于工作中的事情,他總是輕描淡寫。在和他交談中,他提到最多的就是頂板、梁等一類的專業術語。
1988年,25歲的李德剛來到高坑煤礦當了一名采煤小工。煤礦工作條件艱苦,收入也不高,和他一起進礦的人走了一批又一批,李德剛卻堅持了下來。當時還是臨時工的他,和正式工一起工作,明顯感覺到身份的危機,工作上他從不敢怠慢,絲毫不愿落后。他不斷地思考著怎樣才能使工作既更省力,又能提高工效。后來,他發現把井下的料回收,比從地面拖進去更省時省力,而 且還節省了材料。由于工作出色,他從一名臨時工成為了正式工;再后來,他又從一名普通工人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并當上了采煤班長。
破解生產難題
多年的帶班實踐,讓李德剛養成了面對挑戰不服輸的性格。他常說:“只要我帶班,就不能有欠產,就不能不完成任務!笔聦嵶C明,他并未夸海口,他說的話都得到了兌現。去年6月,4452工作面發生地質變化,頂板下扦,棚上偽頂厚,區里本打算做個切割,放棄該段的開采。李德剛認為:礦上本來就 資源緊張,搞老墟復采,找出煤炭不容易,不能就這樣輕易放棄。他主動請纓,帶領全班擔負了4452工作面的開采任務。他和大家一起想辦法、出主意,經過不懈努力,終于把工作面調整正常,消除了安全隱患,為 原煤生產創造了條件。
去年上半年,李德剛班在408盤區生產,由于地質發生變化,出現涌水,機電故障多,生產任務一度完成不好,職工收入下降,士氣低落。他帶領班里的技術骨干挖水倉、裝水泵、接水管、掘排水溝,之后,采取前進式方法,打補巷、放頂、回鐵棚、頂梁,只用短短十幾天的時間,就克服了生產困難,產量逐步上升。
由于技術扎實,人員少,高坑煤礦只要遇到頂板爛、煤層矮的困難工作面,都要派李德剛班上陣。去年,李德剛班克服生產條件復雜等諸多困難,帶領全班職工產煤10萬余噸,超產2萬余噸,工程質量標準化合格率達 100%,全年實現了安全生產。
抓安全從不含糊
“24年的拼搏奮斗,最大的心得是什么?”記者問李德剛,他回 答說,安全帶班,按章作業。
1996年,他第一次面對工友的死亡。當時他在溜子道做修理,一個大工在不遠處的風巷做修理,大工看到一個小工在扛梁,兩人還互相提醒注意安全。但大工因一時馬虎,頂子沒補正,結果被梁夾住頭當場死亡。他當時被嚇壞了,打電話匯報都直哆嗦。這件事他一直銘記在心,時刻提醒自己,保證施工質量,確保生命安全。
他經常將這件事講給班里的職工聽,告訴他們做事不能馬虎。他總是說,一個頂子不到 位,不去修理,事后去修理可能就是幾十個,而且困難重重,甚至自己的安全都不能保證。李德剛抓安全從不含糊。每天最早來到工作現場,總是最后一個離開工作現場。不論工作任務有多重,從未放松對安全的管理。從班前安全評估到現場隱患排查,從執行“三個第一、一個最后”到“三匯報一寫實”,他都認認真真地按章操作。參加工作以來,他沒有出現過一次違章,沒有出過一次輕傷以上的事故。不僅如此,近年來,他所帶的班也從未發生過一 次重傷以上事故。據統計,2011年李德剛班抓制“三違”60余起,匯報安全隱患150多條,現場整改隱患150多起。李德剛班不僅成了生產標兵,而且成了安全生產的榜樣。
李德剛過硬的作風、出色的管理和取得的實實在在的成績,得到了領導和職工的肯定。自1992年起,他連續被評為高坑煤礦、萍礦集團公司勞動模范、優秀共產黨員,2010年被評為省國資委優秀共產黨員,今年又被評為全省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受到省委表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