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的時候,父親領著我到離家幾十里的地方走親戚。記得那天,母親特意給我穿了一身新衣裳。走著走著,下起了小雨。我和父親艱難地走在鄉下特有的田間小道上,一個十字路口攔住了去路。父親說,他也記不清到底該朝哪個方向走。四周霧蒙蒙的一片,我們父子不知所措。我主張朝東走,父親搖了搖頭,因為我從沒走過這條路,朝東走的判斷只是一種感覺,甚至是累不擇路的選擇,還有一點兒淋濕了新衣裳的不情愿。
父親讓我在十字路口等著他。他一個人到若隱若現的村莊去打聽。好大一會兒,父親深一腳淺一腳地回來了,連說多虧了打聽一下,否則,真不知要走多少冤枉路。
35歲的時候,我厭倦了一杯茶、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的機關工作,更重要的是,自從到單位報到那天起,我就沒升過職。眼瞅著比我大的比我小的都在不斷進步,我卻連續10多年“原地踏步”,心里實在不是滋味。清苦的生活,待遇上的不如意,讓我萌生了炒單位魷魚的念頭:何不到外面欣賞一下精彩的世界?
下了決心,落實在行動上卻是個難題。畢竟,就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找一份“旱澇保收”的工作不容易。我回老家跟父親商量,請他老人家給我出出主意。當了幾十年鄉村教師的父親對我能夠征求他的意見感到很欣慰,他說,這個主意還是自己拿的好,但要記住,做任何事情都要掂量好了再做,不能憑感覺和意氣用事。接著,父親舊事重提,回憶了那一次十字路口問路的事。最后,父親又分析了我的長處和短處,他認為我應該在看似枯燥的崗位上磨練自己的本領。這才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啊。
父親沒有給我指一條具體的路。他只是告訴我,人生的旅程上,往往會經常遇到十字路口,有的人很輕率地選擇一條就走,有的人則很慎重地選擇另一條路。這種選擇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