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存款準備金率保持著每月上調一次的調整頻率。昨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到16%。有專家認為,只要外匯儲備繼續上漲,存款準備金率就會繼續上調,這已經成為規律。
展望下一階段,我國外匯儲備增長速度不會因為貿易順差的減速而迅速下降,所以調高存款準備金率仍是常規貨幣政策手段。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王慶分析說,央行不會對人民幣匯率進行一次性大幅度升值,也不會有激進式的加息,政策選擇應該是繼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操作,以對沖國際收支失衡帶來的過剩流動性,同時達到穩定通脹預期的目的。
央行此前公布的一季度金融運行數據顯示,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收到了良好的調控效果。一季度人民貸款增加了13326億元,同比少增891億元。3月份當月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2834億元,同比少增1583億元。截至3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為42.31萬億元,同比增長16.29%,增幅比上年末低0.45個百分點,比上月末低1.19個百分點。
金融運行數據的走好會使央行適度放松緊縮力度嗎?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持否定觀點,由于3月份CPI超過8%,受翹尾因素影響,4月份CPI也將超過8%,而且4月份將再次出現較大量的央行票據與正回購到期,所以貨幣緊縮仍會繼續。
與經濟可能出現的下滑風險相比,通脹風險仍然是目前的主要矛盾,央行選擇繼續保持貨幣政策緊縮力度,應當是基于對通脹壓力的擔心。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當前出現的通脹原因非常復雜,其中有美元貶值帶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因素,有國內食品價格上漲因素,也有長期寬松貨幣政策累積的效果,央行貨幣政策能起到作用的只是第三項因素。
鑒于通脹原因的復雜性,哈繼銘認為防止通脹不能僅僅依靠央行的緊縮政策,而是要多項政策相互配合。他建議,可以考慮通過財政撥款對低收入群體進行補貼,緩解因為漲價因素給這部分群體帶來的負擔。
王慶提出,還可采取由財政出資的保值儲蓄計劃,由政府對家庭儲蓄給予補貼,保證特定類型的存款實際利率不為負。他表示,盡管短期內政府還不會采取這一做法,但一旦通脹失控的風險再度上升時,不排除政府會引入這一政策工具。
隨著美國經濟衰退帶來的外部需求減弱,決策層對中國調控基調的表述也悄然發生了變化,在防止過熱和防止通脹的同時,還需要防止經濟出現的下滑風險。對此哈繼銘表示,可以用十五個字概括中國經濟的運行趨勢,即“長期看人口、中期看美國、短期看政策”,今年中國經濟因為有短期的利好因素,經濟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這些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換屆帶來的投資擴張沖動、奧運會舉行對消費的拉動等等。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的經濟運行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經濟運行依然健康平穩,除了出口增速略有放緩之外,投資和消費都在穩步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