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學生娃,只是來走走過場的,用不了多久就會走!边@是2009年張勇剛從煤校畢業到楊橋煤礦井下實習時,大伙議論最多的話。
在最苦最累時,張勇真的想過離開,但那種一事無成就抽身而退的挫敗感讓倔強的他無法接受,幾經激烈的思想斗爭后,他選擇了留下。
留下來的張勇被分配到了礦生產技術科。他將理論知識充分運用到了實際工作中。并利用平時收集整理的地質資料,結合工作面采煤工藝和垱頭接替情況,認真編制礦井月度、年度方案和作業計劃,合理布置各采掘區隊月度的工作,不斷優化采掘施工設計方案,為礦井均衡生產提供安全可靠的技術依據。如在3035、3036等工作面煤層結構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張勇和同事們堅持以少丟煤為原則,盡量優化巷道布置,選擇正確的采煤方法和手段提高資源回收率,僅此就為企業多開采出煤炭2萬噸。
五年來,他獨立完成了井巷施工設計30多份。3402絞車道是該礦的重點工程,他多次深入井下施工現場,及時調整方案。他協助安全科嚴把工程質量關,嚴格驗收考核,確保工程質量達標,3402絞車道在檢查中多次被評為一級品,成為了集團公司名副其實的“精品工程”。
隨著礦井延伸開采,頂板管理成為楊橋煤礦工作的重中之重。五年來,張勇堅持做好回采工作面的頂板動態分析,及時掌握頂板動態,支護質量檢測數據,頂板垮落步距及老頂初次來壓等數據,為生產提供技術保障。在采掘一區3054工作面面臨頂板破碎、坡度大的情況下,張勇和同事們加強地質分析,及時修改補充設計方案和作業規程。9月下旬該區3054工作面收尾,他又連續多日跟班蹲守在現場,確保工作面安全順利結束。
五年來,從學生到實習生再到主管技術員,每個角色的轉換都是張勇心路歷程的一個寫照,如今“高知礦工”成了他新的代名詞。